風俗民情是旅行時最能令人感動的元素。在肯亞我卻初次體驗到,強烈地想接近、拍攝極具特色的馬賽人(Maasai),卻總是受挫的狀況。終於,在開放參觀的馬賽村得償所願,儘管它不如在原野裡放牧的馬賽人如此吸引我。
▲馬賽男人跳高的畫面出現在很多旅遊媒體上。據說馬賽男跳得愈高愈表英勇,討女人歡心;但也有一說是為了跳起來看清楚自己的牲口在哪兒。
▲小朋友也有樣學樣,從小就練習彈跳。
一直到了馬賽村,我才明白為何肯亞的旅遊照片裡,那些馬賽人的模樣感覺都差不多,披著各種紅色系的鮮豔服飾,一排男子在「跳高高」。畫面很好看,卻大同小異。因為,大家都是在特別開放給觀光客的「樣版」村落裡拍的照。
肯亞有多達40多種原住民,其中以馬賽人最受關注。它並不是最少數的民族,卻是最傳統保守的民族,要接近馬賽人相當不容易,他們非常排斥被觀光客隨易拍照,而且受到肯亞法律保護,如果未取得同意任意拍攝,侵犯到肖相權,會惹上很大麻煩。所以在旅途中,我的司機兼導遊總是不斷制止,忍不住拿起相機的我。可偏偏,任何一個馬賽人走在草原上的畫面,都是那麼感人。但在付費參觀的馬賽村,愛怎麼拍就怎麼拍。
進入馬賽村參觀,每人必須先付費20-30美元,男子會表演獵殺、祭祀、著名的跳高3種傳統舞蹈,以及鑽木取火技巧;女子則會吟唱表示歡迎,及祈求多子女、多牲畜的祈福歌曲。最後,甚至有個露天市集,擺售各種手工藝品。老實說,整個參觀過程非常流暢且制式化。想當然耳,肯亞的觀光業非常發達,這村子不知接待過多少的國際遊客,見的世面可多了。而且對外接洽的酋長兒子Timgol Naorori,為方便觀光客,還取了個很通俗的名字Patrick。
▲有觀光客來訪參觀時,馬賽村落的婦女總是打扮的特別美。
▲即便生活艱困,女人愛美的心不變,肯亞女子簡單披戴著布,都可以看出有用心打扮。我特愛這些鮮豔的色彩,在一片黃褐大地中顯得好耀眼。
▲馬賽人鑽木取火功力了得,沒幾下子就升起火了。
▲馬賽人一方面非常市儈,很會做生意,另方面又十分保守傳統。
▲年紀愈長的人,臉愈嚴肅,生活的困頓磨掉了曾有的開朗笑容,任何地方都一樣吧。
奇妙的是,一方面馬賽人非常入世,在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入口,總是有馬賽女人黏著觀光客兜售手工藝品,對想拍照的觀光客索費,一方面卻又很堅持傳統。就連開放參觀的村子,村民對外接觸頻繁,卻仍保持傳統生活,照樣放牧,一家子6、7個人一樣窩居在只有2張床、僅靠一個小洞採光通風的屋子裡,吃著以肉、奶、牛血、湯、及粗玉米粉製成的Ugali餅等5種食品。
在我下榻的旅館裡還有位年輕的馬賽人Steven,下門牙少了2顆,他說這是馬賽人的傳統,為了方便人生病時灌藥用的,讓我大為吃驚!而且,至今他生病時,也都還是以馬賽人的傳統藥材醫治。即便已經在國際觀光旅館工作,竟也不覺得為沿襲傳統少2顆牙,有什麼不對(之後我總忍不住盯著馬賽人的嘴看,其實一般人說話或微笑時,下門牙不似上門牙容易露出,因為不太看得出來)。而且,不論男女,很多馬賽人仍堅持在耳朵穿上2個洞。
▲不論男、女,馬賽人都喜歡配戴飾品。
▲這帽子也太酷,讓我以為他就是酋長的兒子呢。
▲不管生活環境如何,童年只要能和家人同在、沒有飢饉和戰爭,就很快樂!
馬賽人的服飾都相當鮮豔,男男女女都喜歡配戴項鍊及耳飾。Steven說,馬賽小孩大約5~7歲時,就得由媽媽用針在2個上耳各穿出一個洞,到了12歲,再由爸爸用刀在下耳各割出一道口子,以棍子撐開維持1年,直到定型變成一個大洞,且隨著年紀愈大,洞就拉得愈大、愈長。Steven只有一個上耳洞,他說是因為他12歲時已在上學,老師不准他割耳洞。
他還透露,馬賽男生的成年禮有項習俗,是必須要獵一頭獅子。雖然我不解,在肯亞政府嚴禁狩獵下,馬賽人如何維持這項傳統?但Steven笑而不答。
但這不意謂馬賽人不尊重大自然。Steven告訴我,他們不吃豬肉,因為會聯想到草原裡的疣豬,跟回教徒不吃豬肉是兩馬子事。馬賽人基本上只吃飼養的牛、羊,不吃草叢裡的動物,甚至連雞都不吃,因為雞是鳥,他們不吃鳥。唯一例外的是,馬賽人偶爾會從獅豹口中搶奪、甚至私獵瞪羚或飛羚來吃,原因竟是他們覺得瞪羚是「白羊」,可以吃,肉很甜。想法矛盾奇特,這,就是馬賽人!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