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杜拜最容易被誤解的一件事。就是以為它是產石油的爆發戶。走一趟杜拜的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就會完全改觀,這裡和豪奢的杜拜印象真是大不同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▲這景象和杜拜印象很不一樣。

其實也難怪,同樣在中東,隔壁鄰居沙烏地阿拉伯、伊朗,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園裡的老大阿布達比都產石油,杜拜又極其「炫富」,自然讓人覺得它是含著金湯匙(石油)出生。直到要去當地旅行,認真研究了杜拜才發現,原來石油占杜拜的國民生產毛額竟然只有1%。雖然它也曾經「發達」過,開採到石油,不過從1966年探勘到石油、開採到現在,不過短短數十年,它的石油就差不多枯竭啦。

杜拜不靠石油,只能另謀出路,觀光。靠著挖到石油的這一桶金,杜拜華麗轉身,發展觀光及金融業,才能躍居成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裡,還算富有的國家。其中哈里發塔及杜拜Mall的業主埃瑪爾地產(Emaar Properties) 的創辦人穆罕默德・阿拉巴(Mohamed Alabbar)可說功不可沒。但也因為如此,杜拜必須不斷的有新的「驚世之作」吸引全球矚目。其實早在 19及20世紀初,杜拜其實就是個小漁村,主要經濟來源是「採集珍珠」,但日本養殖珍珠的技術出現後,對杜拜經濟造成嚴重衝擊,幸好讓杜拜挖到了石油,雖然量不多,卻是及時雨。如今,杜拜又邁向另一階段。

但杜拜並不全然只有光鮮華麗的高樓大廈,在早期發展的歷史城區裡,就有不少阿拉伯傳統建築,外觀低調,卻更有味道。2018年啟用的杜拜相框(Dubai Frame),正是分隔新、舊城的界碑,象徵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

舊城區其實就主要就在通往阿拉伯灣的運河口,早年經濟命脈自然在水路上。阿法赫蒂之所以發展起來,靠得是設置自由貿易港區。19世紀末,杜拜企圖成為阿拉伯灣主要貿易港區,因此大幅刪減稅賦,吸引商人進駐投資。許多伊朗人於是越過海灣來到阿法赫蒂定居作生意,享有稅賦優惠,聚集的人多了,便以伊朗的故鄉城鎮巴斯基亞(Bastakiya)稱呼移居地,當時自然沒有Al Fahidi這地名,也因此即便現在正名為阿法赫蒂Al Fahidi,還是很多人習慣沿用舊稱巴斯塔基亞 。

在Al Fahidi仍然可以能見到過去以泥土、石膏及珊瑚石等材料砌成的建築牆面、傳統大門和風塔。風塔是見證昔日阿拉伯人智慧的代表之作,在沒有空調的年代,阿拉伯人想出在屋頂上建風塔的方法,讓空氣流通,降低室內溫度。如今家家戶戶有電風扇或冷氣,風塔自然漸漸消失,Al Fahidi是少數仍可見到許多風塔的地方。

老城蛻變成文青聖地,穿街走巷發現驚喜

Al Fahidi還可以見到阿拉伯傳統屋舍會見到、一大一小的「子母門」。大的門只有大在特殊情況才會開啟,一般時候進出都走小門,據說一來進屋時需彎腰,可表達對別人的敬意;二來是低頭進門可避免直視屋內,萬一女眷沒披上頭巾,能有緩衝時間迴避披戴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

Al Fahidi很多古厝其實大多已改成咖啡館、博物館、藝廊、民宿、文化基金會等,巷弄非常有藝術氣息,超好逛,就台灣人的眼光來看,這裡就是十足的文青聖地,可以流連一整天都不會厭倦。而且,喝杯傳統的阿拉伯咖啡才5迪拉姆,大概40多元台幣,還會附上椰棗當甜點,吃頓飯也能幾百元台幣打發,相較高樓林立的新城區、奢華高檔的餐廳,這裡宛如另一個世界。杜拜,其實也也未必要玩得很豪奢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 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▲走在巷弄裡真的處處是驚喜,到處可見藝術品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 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▲店家的裝潢也很具美感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 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▲找家咖啡館喝杯阿拉伯咖啡配椰棗,真是好享受啊。

穆罕默德酋長文化交流中心,傳遞不為人知的文化

來到Al Fahidi可以帶點冒險穿梭在巷弄裡,發現新奇。但在自己逛之前,其實很建議參加1988年創立、Al Fahidi歷史街區的穆罕默德酋長文化交流中心 (SMCCU,Sheikh Mohammed Centre for Cultural Understanding) 的套裝遊程。這裡是了解阿拉伯習俗及傳統最好的基地。它提供各種學習、體驗活動,其中包括歷史街區的導覽,以及探訪清真寺等。

交流中心本身就位在歷史建築裡,為傳統回字型的阿拉伯式集合式住宅,中央有作為家族集會及宴客的中庭,導覽活動就從中庭裡喝阿拉伯咖啡、品嘗傳統甜點開始,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,大家聚在一起作客的感覺很有趣。品完茶點,會讓大夥兒提問,多了解阿拉伯人的世界。因為各國文化不同,提問也五花八門,很有意思,從為何阿拉伯男子穿白袍、女子著黑袍?到離婚制度及女權問題等等。不論問題多敏感,交流中心的志工都會坦然回答,只是同時也會強調,他不能代表官方,純屬個人意見。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

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 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 杜拜|走一趟歷史城區阿法赫蒂Al Fahidi,發現杜拜不一樣▲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起體驗阿拉伯人宴客的方式,很有意思。

阿拉伯人真會娶四個老婆?

透過志工「非官方」的回答,我發現外界對於阿拉伯人有很多錯誤印象,就以可以娶四個老婆、大享齊人之福這件事來說,囿於經濟及社會變遷,如今杜拜的阿拉伯人連娶兩位以上的人都很少了,遑論娶四個老婆。志工還反問:「有哪位女人願意同在屋簷下共侍一夫?」若真娶兩個老婆,得分別安置兩個家,很辛苦的,他說。

除了在文流中心感受阿拉伯傳統家庭宴客的方式,跟著志工在Al Fahidi歷史街區探索,還可以體驗一下搭傳統交通木船遊運河。沿著河岸有幾處市集,對當地人來說,木船是交通工具,對遊客而言,當然便成了一種體驗。在船上看著河岸截然不同於哈里發塔周邊的景象,感覺好似來到另一個國度呢。

 

0